陪伴你家的數位公民

 

自從 Alice 在學校上資訊課,我開始關注她使用電腦的狀況。

依據我在開發軟體、接觸 Internet 的經驗,或可傾全力幫助她成為小專家。不過,我的老經驗助我看透一件事情:資訊科技應該是簡單、友善的,特別是服務普羅大眾的軟體 or 網站(X2C),都應該像遙控器一樣地容易上手。因此,學習資訊工具並非 Alice 的當務之急

 

有時和家長、朋友聊到孩子,我還常聽到共同的煩惱 – 孩子總是捨不得放下 PSP、iPad、智慧手機、…. 等數位科技裝置,或是離開電視機。從媽媽、爸爸的反應來看,孩子很少把新科技應用於閱讀、學習,反倒是沉迷在娛樂之中。

其實,2A 也深受兒童社交遊戲「小花仙」的吸引,只是我們有時間的約定。「小花仙」的使用者要學習播種、灌溉、施肥、….,可以學到照顧植物的概念。不過,(國中之前)學齡兒童的打字並不流暢,生活圈裡也都是師長、同儕、鄰居,這款號稱「兒童社交」遊戲並無意義,反倒是兒童在遊戲中任意與其他玩家交友,其實是存在風險的~

 

2A 和許多同學都有 Facebook 帳號。事實上,Facebook 裡有許多動物,甚至是虛假的帳號,涉世未深的兒童不容易辨認真偽,這又是另一項更大的風險

 

再考慮數位科技產品對兒童肢體大、小肌肉,視力發展的不良影響,雖然我認同數位科技有助於兒童的學習、開闊見識,但是,真實世界還有好多新鮮事物,我主張童年時期應該維持「低科技」生活,多多接觸實體的人、事、物,多用五官來感受世界。高科技的虛擬世界,以後時間多的是~

 

報名「新匯流基金會」主辦的「第一屆親子友善數位環境研討會」之後,我就期盼在研討會裡找到平衡數位科技利、弊的教養方法,也希望與更多媽媽、爸爸分享。

因此,雖然捨棄了一天親子遊,但是,懷著找答案的態度,我從專家群吸收到許多觀點,感覺十分值得。

 

在這場研討會裡,李學文執行長先介紹了當前的數位科技面貌,幾支短片帶我們看見「數位科技」正以有趣、富創意的方式,以不同深度融入生活、家庭、教育、娛樂、….. 等各方面。

 

之後共有 3 場座談,依序探討數位時代所帶來的挑戰與威脅(WT)、趨勢與機會(SO),以及如何打造(HOW)友善親子環境:

挑戰與威脅(WT):

  • 新匯流基金會.楊照董事長
    • 數位科技愈發達,數位力量愈大,同時,親子之間愈來愈疏離(數位科技產品取代父母成為孩子的褓姆了)。
    • 「新匯流基金會」優先解決 5~8 歲兒童初應用數位科技產品的所面對的困難。
  • 兒福聯盟.陳麗如執行長
    • 根據統計,孩子花在 3C 裝置的平均時間是 1 個小時/天;但是,親子交談的平均時間卻不足 1 個小時/天。
    • 孩子在 3C 產品上花太多時間,會造成生理上的視力影響、生理刺激不足(大、小肌肉發展不足)、社會活動不足(缺乏人際互動)
  • 新匯流基金會.楊照董事長
    • 相隔 10 多年重遊美東地區,發現美國以往不容易找到的眼鏡店,現在增加很多。(很可能使用螢幕的人大量增加了~)
  • 羅許基金會.楊金源主任秘書
    • 根據臨床調查:網路成癮 or 數位焦慮的看診族群以國中生最多、高中生次之。
    • 以前,親權具有管教優勢;現在,數位時代使得知識權、科技權落入子女(數位公民)手上,但是缺乏家長肯定。
    • 數位公民這一代的現象:孩子忙自己的事,親子之間的交談不再是完整的句子、眼神也不再交會,缺乏了難忘的共同記憶 & 體驗,親子關係愈加淡薄
    • 多元智能發展被視覺型的數位科技排擠。
    • 班級的共同意識更難形成。
    • 老師更容易被錄音、錄影做為提告證據,使學生很容易挑戰老師的管教。
    • 網路的負面行為傳播更快,孩子的偏差行為容易被強化。
    • 親子關係比較好的孩子,情緒、表現都比較穩定。因此,在數位時代裡,階級複製依然發生
  • 早安財經文化.沈雲驄發行人
    • 數位環境的硬體容易規範,包括:把電腦、平板電腦放在家裡的客廳(公共區域)使用;約定好何時能玩、何時不能玩、可以玩多久。
    • 數位環境的軟體不容易規範,包括:孩子個資如何保護以避免被收集。
    • 消極解決孩子沉迷數位科技的方法:與孩子正向討論去過哪些網站、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。
    • 積極解決孩子沉迷數位科技的方法:輔導孩子善用數位裝置做為學習、成長的工具。
    • 家庭教養最關鍵的 2 點:1. 陪伴、關懷;2. 榜樣
  • 新匯流基金會.楊照董事長
    • 作家張大春遇到家長求教「孩子如何讀好古書?」,張大春說:「別讀了!」。因為,家長不讀古書卻要求孩子讀古書、家長愛看電視卻要求孩子不能看電視。家長不能做榜樣,就別要求孩子。
  • 兒福聯盟.陳麗如執行長
    • 調查數據:孩子使用 3C 產品 1 小時/ 天;大人使用 3C 產品 2 小時/ 天。
    • 在家裡,大人、孩子共同互動的氣氛是貧瘠的。
  • 早安財經文化.沈雲驄發行人
    • 數位科技的所有問題都源自實體世界,最後也都反映在實體世界。例如:缺乏陪伴、色情犯罪,這些都是實體世界的問題。

 

趨勢與機會(SO):

  •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.柯華葳教授
    • 孩子成就與父母教育程度、社經背景、提供資源、父母管教態度等因素有關。
    • 孩子有兩種:1. 閱讀文字、符號之後能了解、吸收訊息的意義,進而發展成為知識的生產者;2. 無法吸收訊息的意義,以後只能發展成知識的消費者,或者只能打電動,或者只按「讚」。
    • 孩子能否拿到 or 拿到什麼工具都不重要(拿到工具也可能成為娛樂);重要的是:從工具吸收到什麼程度的內容
    • 2~4 歲的孩子需要安定、穩定的環境認識文字符號,過度豐富的視覺材料(圖像)反而干擾幼兒學習、吸收的程度。
  •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.林立傑副所長
    • 資策會發展一套「IGCS」數位教學的模式,包括:I – Inspiration or Imagination(激發學習、促發想像);G – Guide(引導);C – Collaboration(協同合作);S – Sharing(分享)。
  • PChome.詹宏志董事長
    • 彙編「大英百科全書」的原始目的是對當時人類知識進行總盤點,這是很有義意的。並且經過 200 年的不斷改良,很有價值。不過,現在使用的人很少,大家都使用 Google 查詢找到 Wikipedia。但是,「大英百科全書」不是敗給 Wikipedia,而是敗給 Google,Wikipedia 則是 Google 時排在前幾位的結果。
    • 數位機會的均等 & 落差是一體兩面的。數位裝置的不均可能成為人類不平等的來源。
    • 孩子在人生經驗不足的狀態下,得面對更多困惑、更多網路上的錯誤資訊、更多偏差的煽動,更難做出選擇。因此,數位能力將成為一種新的權力
    • 當聽到網路上的重大新聞時,還要打開電視確認這則新聞的真偽,再閱讀隔天報紙掌握更詳盡的資訊,最後又回到網路查看相關的發展。因此,如何辨識資訊真偽,也是可以提供給小孩子幫助的。
  •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.柯華葳教授
    • 學校不須再教導數位工具、軟體功能了,除了數位教養之外,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
  • PChome.詹宏志董事長
    • 老師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學生記住那個答案,而是要讓學生以後有能力反駁老師的論點

 

創造友善數位親子環境:

  • 立法院.王育敏委員
    • 100 年網路交友而遭到性侵的比例明顯增加。
    • 政府應該做的事情包括:1. 應有法可管 – 抑阻負面影響的發展;2. 組成網路共管組織 – 仿照外國的網路管理經驗,台灣應成立網路內容的防護機構,而且由網路公民共同管理;3. 所有硬體、電信業者必須在硬體裝置上預設特定網站「失效」(例:色情網站,讓有需要的人自行切換至「開啟」狀態)。
  • 小天下/ 未來天下.許耀雲總編輯
    • 要教育孩子的項目應該是帶得走、一生可以受用的能力,例如:自主性、判斷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
    • 告訴孩子:人生是你自己的
    • 有個現象是:孩子在數位裝置上會玩 Game、進行社交、…..,但是不會閱讀。
  • 政治大學廣電系.黃葳葳教授
    • 家長有兩種:時間自主性的富人、時間自主性的窮人(不是指財務狀況的貧富)。時間自主性的富人能夠提供孩子充裕的教育,以及科技應用。
    • 使用網路可能出現的問題:1. 時間管理 – 是否網路成癮?休閒時間是否多元運用?2. 網友身份的辨識;3. 個人隱私的保護
    • 對於時間自主的窮人,可以加強:1. 陪伴、關懷孩子;2. 給予孩子防護使用網路的觀念教育。
    • 孩子對數位內容的分辨思考是很重要的。
    • 和孩子互動、陪伴是根本解藥。爸爸願意一起玩遊戲,孩子當然不願意上網。
  • 新匯流基金會.楊照董事長
    • 「上網」也是孩子逃避父母管教的管道之一。
    • 創造孩子的多元體驗是很重要的。
    • 我的女兒閱讀每一本書,我也必須閱讀,然後相互分享。
    • 數位科技服務業者應該遵循「I say it,I make it.」的原則實現管理訴求,例如:色情網站宣稱成人才能進入,網站業者就必須真的做到達到法定成人年齡者才能使用。

 

經過一整天的討論,並未產出面對數位科技產品的心態標準,不過,這麼多專家的精妙觀點讓我捨不得打瞌睡,反而忙著延伸自己的想法:

  • 陪伴」真的很重要。我們剛好有些時間自主性,得以和 2A 打成一片,每天因為笑話、擁抱而常有幸福的感覺,也是幸運~
  • 孩子沉迷於數位科技產品,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現實世界中的快樂、受尊重、成就感、…..
  • 數位科技產品只是工具,而不是生活目的。因此,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善用數位科技,完成現實生活中的任務 or 進行主題式學習,以強化孩子快樂、受尊重、成就感等需求,避免被數位科技工具所限制。例如:鼓勵孩子搜尋網路上的旅遊資訊,以規畫闔家出遊行程;讓孩子跟著網路上的食譜做料理;…..
  • 數位時代裡的虛擬生活愈來愈豐富、精采,但是,虛擬世界永遠無法達到實體世界中的感動,愈加凸顯實體生活的可貴。例如:從螢幕上看到新中橫的風景,無法體會到在新中橫俯視山谷所浮現的「天地之大」的感動。
  • 家長會可以協助學校促成「數位素養」教育,讓孩子具備基本的資安 & 隱私 & 自我保護 & 辨識真偽的能力,以及網路發言的規範。

 

科技洪流已經帶著我們從工業時代跨入數位時代。我衷心期盼:

當代出生數位公民都能「役物而不役於物」,享受數位科技應用在實體生活的好處,而不沉溺於數位科技所構成的虛擬世界;

數位公民的家長們都能成為「時間自主的富人」,享受「陪伴、關懷」子女的樂趣,享受數位科技的實體生活~

 

10 thoughts on “陪伴你家的數位公民

  1. 版主您好~我是研討會結束時與您在廁所巧遇 ~XD,並向您索取名片的那位家長,不知道還有沒有印象。
    這陣子持續追蹤這塊園地,發現您對親子關係的投入之深、之用心,讓晚輩相當佩服。關於此次精彩的研討會,晚輩也整理了一些心得,希望有機會能夠多指教、指導。未來有機會和您一起為更和諧的親子關係而努力。http://goo.gl/NEjqS

  2. 「老王」您好,謝謝您按「名片」索驥。
    您的文章《數位殖民時代,鋪天蓋地而來》(http://goo.gl/NEjqS)內容非常充實,對於我的這篇記錄具有補救效果,我很佩服您的筆記速度 & 記憶力~ ^^

    閱讀您的網誌,能夠感受到您對孩子的關心。我也關注親子議題,我們應該具有相同的「喜好」。往後若有相關的研討會,可以一同參加、分享想法,互助相長~

    謝謝您在文章中推薦連結。那一天會議後匆匆離開,期待下一回交流~

  3. 承蒙您的恭維和鼓勵,晚輩會持續關注相關的議題,陸續分享一些感想,並繼續關注這塊珍貴的園地。
    另外,請問相關的研討會訊息該如何取得,能否請2A爸提示一下?感恩~XD

  4. 「老王」,您的扎實記錄被「新匯流基金會」分享出來了(http://on.fb.me/Y2c1TE)~ ^^

    目前,我也不清楚何處有教育相關研討會的資訊,大都是由「活動通」得到比較豐富的訊息,您可參考看看。

    不過,我會記得,往後若有相關的活動,一定會通知您這位同好的~ ^^

    祝假日愉快~

  5. 引用通告: 考試不以競爭為目的 «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  6. 引用通告: 數位潮流下的教養 «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  7. 引用通告: 隨時親子共讀 «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  8. 引用通告: 用低科技養小孩 |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我有話想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