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「貼標籤」成為下一代的教育

(Image via sebastien.barre,CC Licnesed)

(Image via sebastien.barre,CC Licnesed)

昨晚新聞報導了一群參與示威活動的兒童。

這群小學年齡的孩子面對攝影機,大方地談論他們所知道的核能發電、直指缺點,展現出思考及主見,令我因他們的教育感到欣慰,也為他們的家長感覺驕傲。同時,我也因為和 2A 姊妹參加冒險體驗營,無法現身參與而感到可惜。

不過,新聞末了,一位受訪的孩子直率地說出:「….,政府是暴民,警察是暴民。」,這段話使我開始擔憂。

即使政治上有強大鄰國對我們虎視眈眈,或者重大產業受到外國不友善對手的威脅競爭,從中年的我們到幼年的這群孩子,全都不曾經歷過真正的動亂,「暴民」之念顯然來自模仿~

除了「暴民」,我們也常忍受大人謾罵的負面標籤(例:腦殘、弱智、無良、嗜血、….),這些標籤幾乎是缺乏具體定義的形容詞。

孩子以這些標籤批評他人,很容易衍生一些問題:

取樣誤差:孩子評論的對象,可能不是社會中的典型案例,反而失之精準(約略等同「損壞名譽」)。

恣意仇敵:孩子可能模仿大人的詞語,隨意以惡言指責不同立場的人,而且不用為言語暴力負責。這種恣意仇敵的態度最使我憂慮(但願是我的多慮,或只是孩子的一時表達)~

我們已經縱容語言暴力太久了。因為不認同而亂下判斷、濫貼標籤,我們希望培育出這樣的下一代嗎 ?

自許培養會獨立思考、明辨事理、具有主見的孩子,因此樂於接受 2A 姊妹的挑戰,期待她們不順從(不屈服權威)、多去 hack everything,但是不希望教育出善抱怨、愛指責、無時不否定相反立場的孩子。

人生有許多事情都是選擇、不是原則。因此,我們必要和孩子一起了解更多訊息,才能做出未來不容易後悔的選擇。這個過程雖然少了臆測、斷言、亂貼標籤的自由,不過,我們不是在修行,而是在教育、在示範、在以身作則,希望未來世界多一些明理的人。

資訊社會讓我們看得更多、更廣,也包容更多元的價值,實在不該再預設立場,對不同陣營、不同理念的人扣帽子、貼標籤了~

相反地,任何難解的議題,我們都可以和孩子多聽一聽、多想一想,不急著做出批判。當孩子培養了「據理」的好習慣,她/ 他就會具有對世界不平去「力爭」的能量~

我有話想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