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鬆的品格教養術

IF

林老師幽默風趣、唱作俱佳,家長們不但有收穫,還很開心地過了 2 個小時~

 

昨天,2A 的學校邀請身兼媽媽、志工、中正大學講師、電台節目主持人的林妙香老師,到學校分享「好品格」。林老師早上教導孩子「什麼是好的品格」,下午和學校老師分享教育學生的策略與方法,晚上就向我們這些家長介紹幾項實用的教養技巧。

從早說到晚,還帶領我們演練幾種「溝通術」。活潑、開朗的林老師散發十足的熱力,演講毫無冷場,這是我們的第 1 項收穫。

 

第 2 項收穫就是演練容易應用的溝通話術,包括:

  • 定位援助法(註 1):人在生氣都是為了之前的事情,所以要幫孩子定位到「當下」,請孩子注視空間的某一點、或者指向某個顏色,當孩子回應時就給予「謝謝」肯定。只要重複幾次,即可穩定情緒、提高專注力。
  • 戴尼提(Dianetics,註 2)溝通術:讓孩子學習為了幫助別人而做出改變(例如:用心寫字可以幫助父母不用煩惱、幫助老師省下檢查的時間)。

 

演講時間短,演練又佔去不少時間,因此,我們無緣看見這場演講的全貌(面)。

不過,林老師摘要的精華(點)還是帶來不少啟發,以下無序但是好的教養箴言,就是我的第 3 項收穫:

  • 不強迫孩子做出回應,孩子才不會為了應付 or 討好而學習說謊。
  • 面對教養問題時,要先解決情緒的問題。並不是等到氣消了,就不用處理問題了;而是氣消了,才能好好處理問題。
  • 不要對孩子說:「我對你很生氣」,這種負面、否定會傷害孩子的自信;應該改口說:「我對這件事很生氣」or「 我對這句話很生氣 」,讓孩子知道你是因為「事件」而生氣,而不是針對「人」(孩子)。
  • 對於正在生氣/ 難過的孩子,首先要先同理她/ 他的感受,讓她/ 他在情緒上獲得支持(不是評論對、錯)。話術是:「我相信你生氣/ 難過一定有原因」。
  • 孩子達不到要求 or 犯錯的原因:一是「資料不足」(例如:孩子不懂,練習當然寫得慢);二是「資料錯誤」,並不全然是孩子的問題。
  • 看電視的建議:不要看新聞(不斷重複傳遞負面訊息)、不要看暴力鄉土劇(劇情太瞎 or 充斥負面教材)、少看電視。
  • 人有兩種感受:分析式心靈是理性的,反應式心靈是非理性的。當一個人遭受痛苦時,分析式心靈會關閉、反應式心靈會啟動,接收到的資訊都會和痛苦感受連結在一起,形成負面的非理性印象。例如:孩子被痛打的時候,會把痛苦和當時的責罵聲音、嘲諷語言、鄙視表情、…. 都連結在一起,形成孩子日後內心的不定時炸彈。
  • 每個家庭都要有清楚的規範。
  • 試著不去做你不喜歡遇到的事情(例如:自己不喜歡別人惡言相向,自己就不會對別人惡言相向)。
  • 孩子爭吵時,可以讓孩子自己倒帶重現當時的狀態,但是請孩子想想可以改用哪些新方法來處理
  • 給予孩子的物質可以少一點,但是提供的精神要富足一些。
  • 不提供零用錢,但是給孩子賺零用錢的機會。例如:在家裡、衣服口袋裡藏一點點零錢,可以讓孩子打掃、洗衣服時找出來,當作孩子的零用錢。
  • 對外人都會注意禮貌說謝謝,對待自己家人更應常說謝謝,讓孩子養成感謝的習慣。

 

林老師一邊分享容易的教養技巧,一邊分享她自己家裡的教養經驗,顯然很實用。

我一邊聽著林老師風趣的言談,也一邊自省對待 2A 的教養。

即使我們對待 2A 已經逐漸放大教養的尺度,不過,過去的「執法」或許遺留了些潛在的負面感受,我應該和 2A 聊聊她們從林老師得到的收穫,同時,也嚐試排解她們心裡的壞印象~

 

 

註 1:我對於援助定位法有兩點聯想:

一是大腦科學所述「左腦主掌理性思考、右腦掌管感性思考」,因此,當人處於激烈情緒的時候,應該藉著提升左腦(理性)的活躍程度,以壓抑右腦(感性)的反應。不過,課後我向林老師確認時,林老師並未支持這項觀點,但也沒有提供合理的科學解釋。

另一個聯想是經常耳聞的「轉移注意力」方法,也是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無關的事物上,久而久之,孩子就遺忘原來在意的事物了。

註 2:「戴尼提」(Dianetics)(可能)是宗教組織「山達基」所發展的信仰系統(在我搜尋的相關資訊裡,大都與「山達基」有關)。不過,林老師的說明很好,她說:「每個人都有不同信仰,我們只要取它好的部份,不去理會宗教信仰的部份」。

 

1 thoughts on “輕鬆的品格教養術

  1. 引用通告: 「教」是長時間的改變過程 |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我有話想說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