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養的尺度

七夕牛郎、織女相會的距離竟是 9 光年之遙(攝於台北天文教育館)~

天空的星星看來如此接近,事實上,七夕牛郎、織女相會的距離竟是 9 光年之遙(攝於台北天文教育館)~

 

在中國大陸待過一段時間的人,很容易察覺和台灣的不同,差別之一就是:對時間、長度的感覺。

台北到台南相距大約 300 公里(多一點),我們覺得路程蠻遠的;上海到南京的距離也是 300 公里左右,大陸人卻認為滬、寧之間很近~

 

每逢過年,大陸有數億人口要從沿岸 or 經濟發展的城市趕回家鄉。大多數人得跨越幾個省份、換過幾種交通工具、經過幾天才能回家團圓。

相較之下,家鄉如果就位於相同 or 相鄰的省份,那就稱得上極度幸運了。以江蘇省為例:南邊的蘇州和北方的徐州相距約 510 公里,比台灣的南北全長 377 公里更遠,即使單程得花上近一天時間,不過,我認識的大陸人幾乎都不當一回事地說:「不遠~」

 

走過一趟大陸,我體會到:大陸地方廣大,人們衡量時間、空間的尺度也比身在台灣的我們巨觀。

 

上周五跟著 Alice 到「台北天文教育館」校外教學。這一天所見所聞都是以「光年」來衡量星球之間的距離,以「億年」衡量星球的年齡(人類尚有 50 億年時間尋找下一個居住星球)。

談到天文、地質,人們的視野更寬、更廣,衡量的尺度也更加放大,大到人生如滄海一粟,細節幾乎都可忽略、毫無計較的必要~

這一點體會使我聯想:我們是以哪一種尺度做為孩子的教養標準呢?是微觀的賞罰分明、錙銖必較?還是巨觀的「大德不逾閒,小德出入可也」呢?

 

我的職場恩師曾經分享他們教養小孩的經驗:孩子幼小的時候,師母總會緊跟著孩子,就怕孩子哪一步沒踩穩而跌倒、受傷;恩師則是落在後方,任由孩子走路、奔跑,只要不受傷,也就不介入孩子的探索。

對照之下,師母、恩師以不同的教養尺度來照顧孩子,一個微觀、一個巨觀。不同的教養尺度並無絕對優劣,不過,卻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。

 

我自許以「恩威型」的教養方式照顧 2A,但是嚴謹的性格使我以細微的尺度管教她們。雖然她們的內在態度、外在表現都不離期待,不過,Alice 卻曾因為管教壓力,懷疑過我們對她的關愛。

當我把自己抽離到較高的視野,調整為巨觀的尺度來回顧對 2A 的管教,即刻就有不一樣的體會:孩子正處於人生的起點不遠處,她/ 他們的未來還有許多可能性,我們應該鬆手多讓孩子去探索,無須緊盯她/ 他們的每一步。

 

調整教養尺度,2A 也有明顯感受,並且做出回應:Alice 每天晚上必會對我說「我喜歡你」,Ann 則是找我抱抱、或者擠在身邊、或賴在我身上~

我們和 2A 每天對話、分享感受,總能及早溝通、化解誤會。

不過,比起事後補救,我倒寧可早一點習慣較遠的距離、較寬的尺度,來看待 2A 的成長~

 

2 thoughts on “教養的尺度

  1. 引用通告: 輕鬆的品格教養術 |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  2. 引用通告: 「教」是長時間的改變過程 | KidKidding 孩子。愛玩。笑

我有話想說....